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而人心相聚,最根本的动因在于价值相通,内心认同。
也正因如此,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这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走什么路,旗帜是方向,思想是基础。举什么旗帜,立什么思想,关系到路能否走得通、走得稳。新疆民族、宗教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文化性,要处理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是不行的。这些年新疆的发展进程已经说明,要把民族关系发展好、把经济社会建设好,就要有共同的思想认识基础。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地区,解决好文化认同问题极为重要和关键。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那么,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文化认同?又如何使其不断增强?
首先,要着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无数次证明,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面对如今复杂的工作局面,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来说,讲任务,是各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各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各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各个民族共同的前途。新疆各民族休戚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不断深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都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需要厘清的是,文化认同绝不是磨灭掉一个民族的文化,去强求它顺从另一种文化。而是各民族之间能够以尊重平等的态度,相互欣赏优点、包容缺点,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增加民族之间的感情,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以,增强文化认同,我们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从而让少数民族文化得以更好的保护、继承和创新发展。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通过政策导向、法律法规制定和财政投入等手段,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动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使各族人民的价值观念同国家意识形态保持一致性。真正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做真文章,其成效是可期的,最终效果也必将是明显的,况且这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促进民族大团结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增强文化认同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开展“去极端化”,警惕、防止宗教极端思想影响文化认同,破坏现有的发展成果。思想文化领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的阵地争夺战更为激烈。宗教极端思想的矛头直指“四个认同”,千方百计地与党和政府争夺群众,削弱党和国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而具有鲜明科学性、开放性、人民性的中华文化,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疑是遏制非理性、排他性、迷惑性的宗教极端主义的强大武器。我们必须拿起这一强大武器,自觉地把“去极端化”纳入到现代文化战略中进行谋划,让各族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迈进,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设家园上来,自觉远离宗教极端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动。
全力以赴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就是为了今后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切实增强文化认同,筑牢各族群众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
来源:新疆日报